9月28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江南(中国)地科学院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1998级校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盖志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4.36亿年前灵动土家鱼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提供关键化石证据。
该研究是盖志琨、朱敏院士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合作有关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的最新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对“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发现的世界首个完整保存身体的盔甲鱼类“灵动土家鱼”化石的综合研究,首次揭示出盔甲鱼类头后身体的解剖结构。研究表明:盔甲鱼类全身披有菱形倾斜排列的鳞列,具有适应底栖生活的扁平的腹部,在腹部中央还保存了肛门,但是没有臀鳍;身体背部具有三个背鳍,其中前两个背鳍彼此靠的很近,具有跟异甲鱼类、花鳞鱼类一样的叉形的下歪尾。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在灵动土家鱼的腹部发现一对纵贯全身的腹侧鳍褶,这一发现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的“鳍褶理论”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化石证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运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模拟实验和性状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方法对土家鱼的腹侧鳍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从功能机制上提出了有关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的新假说,即成对附肢的产生最初只是利用水流产生升力来抵消自身重力,而非增强推动力和控制方向。(供稿:校友工作办公室 地科学院 责编: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