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肇斌是我校泰安校区机电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2班班长,曾任机电系学生党支部委员。他积极参加学生科技竞赛及科研活动,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6项,拥有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分别为《一种可迅速拆卸的便携式重金属采样器外套》《一种内倾玻璃幕墙施工中的玻璃运输滑轨车》和《对智能墙体泥墙装置的研究》;连续2次获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在校期间获第九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第一阶段二等奖、第二阶段一等奖,获三维CAD高级应用工程师资格证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连续3年被评为“校优秀学习标兵”称号,获尤洛卡奖学金、金天牛成才奖学金、众诚奖学金并连续7次获校一等奖学金。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推免至厦门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怀揣创新梦 跨进大学门
“大学,我来了!”金秋九月,秋风送爽,一个稚气未脱的阳光男孩在家人的陪伴下步入了大学的校门,面对着眼前未知的大学生活,他不禁呐喊了出来。
“刚步入大学校门时,正如多数同学,我憧憬着大学生活,然而却对于如何学习、如何参加学长们所说的科技创新竞赛感到迷茫。但是我的创新项目指导老师迟京瑞曾经教育我们说,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学、去问、去尝试。”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一天下午,成竹在胸的他,拿着准备了半个月的创新项目来到迟京瑞老师办公室,当老师让他回去再加以完善时,满怀期待的他不免失落了。但无论如何,他心底对科技创新的满腔热情是不会退却的。“我相信,只要坚定不移的向着创新之路迈进,终有柳暗花明的一天。”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机会来了。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大一下学期,老师推荐他研究一个名为“密封球阀调节螺栓智能调节机械手臂”的作品,参加了2014年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出征创新大赛的成功,为他后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奠定了基础。由此,在尝试摸索中迸发的灵感火花,已成燎原之势。
迎接比赛 处乱不惊
泰戈尔曾说:“你尽管一直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沿途自会鲜花盛开。”
不知不觉,大一的帷幕悄悄落下,大二的钟声响起,一路走来,他对科技创新的热情愈加强烈了。从大一时跟随学长们研究项目到大二时成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在时间的洗礼、众多比赛的磨砺下,曾经那个对科技创新懵懂迷茫的男孩已蜕变成可以独自组队参赛的创新能手。“比赛不仅仅考验你的作品的创新之处,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处乱不惊的心”,苏肇斌说,“否则你就无法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有条不紊的罗列出来,再好的作品也会输在起跑线上。”新的学年里,面对迎面而来的各种创新大赛,他一鼓作气,稳抓各个参赛的机会。“有时为了准备参赛作品,竟然忘记了吃饭。”回忆起当时自己忙碌的生活,苏肇斌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
参加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答辩环节的那天,他不断地熟悉着自己做的PPT,一遍又一遍的梳理着自己的答辩思路。“其实我早已看过很多遍,但就是害怕哪里有遗漏。”苦心人,天不负。清晰的答辩思路,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镇静自若的表现……他的答辩得到了在座评委的认可与好评。众望所归,那次比赛中,他的团队获得了一等奖。
在接下来的2015年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苏肇斌再次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凭作品 “智能泥墙机器人”获得三等奖。
众多的科技创新大赛迎面而来……从此,调整步伐,漫步科技创新路,迎接挑战,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愈战愈勇。
积于跬步 方至千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论文稿件,申请专利时反复的投稿、改稿、复审……时间在完成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流逝。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16年他成功申请了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先后发表了论文《对智能墙体泥墙装置的研究》《一种可迅速拆卸的便携式重金属采样器外套》《一种内倾玻璃幕墙施工中的玻璃运输滑轨车》。“勤学去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他凭借自己3年的积淀,在大三下学期申请了厦门大学的夏令营并获得厦门大学仪器与电气系学硕拟录取通知书,于2016年9月以专业绩点第一取得推免资格并被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录取。
“我小时候就对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充满好奇,‘汽车为什么一踩油门就可以跑?’‘电风扇为什么可以变速?’‘遥控器为什么可以遥控电视机?’……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说到这里,苏肇斌忍不住笑了,“儿时的疑问伴我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终于,高中时我发现自己学的知识已经可以在浅层面对曾经的疑惑做出解释。于是,为了更确切的解答儿时的疑问,我便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科技创新知识面,深入的接触研究科技创新,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去为儿时的自己答疑。”当被问及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苏肇斌如是说。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句话在苏肇斌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