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江南网页版科大学子/校友正文

李华中:如歌岁月

发布时间:2024-11-25  点击:

我从留校当辅导员,到后来在团委、学生处、宣传部工作,十多年的时间里,形势任务不断变化,学生一批批入学、毕业,我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成长,这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幸福时光。每每回忆起来,内心总有一种回到青春年少的冲动。

江南(中国)重视学生工作在省内和煤炭系统高校是有名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就制订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学生工作队伍健全,制度完善,有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和传统作风。回想那时的学生工作,真是生动活泼、如诗如歌。

我们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以三好为目标,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工作方针。

学校十分重视创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家提出要把过去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团的组织和学生会围绕促进学习开展活动,围绕学习做好思想工作。于是,各类学习竞赛、作业展览、经验交流、互帮互学的活动很多。同学们不满足于只学好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在课外成立了很多学习兴趣小组,个个废寝忘食。自习课很少有缺勤现象,不交作业者极为少见,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也都在自学,我们考虑到学生们的健康,硬是往操场上“赶”他们。一些学习吃力的同学,抓紧一切可用的时间,每天早操后到教室学一会儿才去吃饭,晚上同学们都入睡了,他们仍在学习,星期日也不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时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很好。1980年6月,在全国煤炭系统15所高校数学、英语统考中,78级分别获第一名和第三名。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吃苦耐劳的精神。老师对学生倾注着爱的潮水,以勤奋、平等、挚爱对待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境界。1978年3月,为迎接“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外宾来泰山,泰安行署决定扩建岱顶宾馆,学校承担向山上运送砖块的任务。许多学生争着多背。煤田76班李业华同学一人担了16块,半夜即动身率先到达玉皇顶,然后到十八盘石阶上接应后面的老师。

我校学生经常结合生产进行实习,一去就是几个月。条件差、生活苦,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做好事、爱护公物、维护集体荣誉蔚然成风。当时每个班级都有固定教室,灯具、门窗玻璃、卫生都由学生自己来管理。班干部的责任心极强,桌椅坏了主动找木工修理;风雨夜,摸黑去教室关好门窗;毕业班离校,班干部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送走最后一位同学,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才告别母校。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在张荷英副书记、李传高副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团委多次组织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到北京、青岛等地举办活动,到清华、北大、中南海、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青岛海军基地、闻一多故居、海洋大学海藻实验室、“东方红”号科考船等,让大学生见世面、长见识、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1984年夏,我们发起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下设管弦乐队、民乐队、声乐队、舞蹈队、曲艺队,到上海定制队服、到北京采购乐器,从曲阜师范大学、泰安师范专科学校请来教师,对一些特长生进行指导训练,在校内外演出。

团委创办了《矿院大学生》杂志,请北京军事博物馆书法家李铎先生题了刊头字。这个刊物不仅在校内发行,还在省内外高校中进行交流。我们还成立了“学生记者团”,利用广播站、院刊宣传好人好事,培养了一批“笔杆子”。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团活动,成立了“学生科技活动联合会”,开展课外科技活动。1988 年,学校安排教务处王明镇、人事处赵凤平、总务处宋奎武、改革办蒋全法、学生处是我,一起去深圳大学考察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的经验。回来后,成立“大学生服务中心”,来自山西的学生王青丽担任中心主任,在校内开辟若干地方,组织学生自我服务。

学校注重改善教育方法,创新育人途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工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那时,学生常到新泰崖头矿、红旗煤矿、翟镇四槐树矿、平邑石膏矿、新汶小港矿、邹县电厂、胜利油田及农村接受教育和锻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和技术服务,为矿上举办电钳工技能培训、巷道管理与安全知识培训、锚喷技术培训。参与绞车调试、地形测量、井下通风系统测定等技术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还组织了多次新生军训,请泰安军分区、莱芜炮旅、泰西炮营等对学生干部进行军训,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我们多次邀请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的往届毕业生来校为学生作报告,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庄青、聊城师范学院教授刘大文、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教师张华、北京师范学院王殿卿来校给大学生作报告。这期间,学校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我们还摸索了一套“统一计划、集体备课、分别讲授、从严考核”的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生动活泼的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骨干,比如,我所了解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均、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黑龙江省煤安监察局长卜庆林、西藏自治区副主席董明俊、华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卜昌森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学生会干部或品学兼优的班级干部。

【李华中:地矿系地质1971级校友。】

选自《科大故事③》(2021年9月出版)(材料提供:李华中 整理:韩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