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江南网页版科大声音正文

面向新阶段 探索新机制 支撑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19  点击:

“十四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难以预见的挑战和考验。

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顶层设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同时又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科学家精神,耐住寂寞、久久为功。结合学校“一二三八十”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十四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发力。

一是营造积极进取的科研生态。持续开展科学和科学家精神传播、学习和塑造工作,推选一批代表学校科技工作者精神的专家学者,从制度设计、舆论导向上让“愿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人受到应有和必要的尊重,同时提升服务国家科技战略的危机感、使命感、荣誉感和成就感;进一步完善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修订和制定“科研团队支持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等,持续深入推进“破五唯”导向,完善科技人才和成果的发现、培养和激励机制;发挥学术委员会学术治理功能,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惩戒力度,营造坚持真理、追求科学、公平竞争的学术生态。

二是持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持续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尝试“专门科研机构”“揭榜挂帅制”“联合科研组织”等方式,整合科研力量、统合科研目标、同步科研行动、攻坚关键技术、共享科研成果,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培育建设为首要目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改善当前科研力量过于分散和“五小科研形态”的局面。“十四五”期间,确保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新增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10~15个,承担国家级项目500项以上,力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5~8项,50万元以上科研项目数量比“十三五”期间提高30%以上,在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篇以上,出版高水平专著300部以上。

三是强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体制建设,加快部分纵向项目经费“包干制”、项目间接经费有序使用、职务成果转化经纪人等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减少对直接科研活动的干扰、简化科研事项办事流程、加强科技谋划能力,激发、释放和服务全校师生的创新创造活力;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的科研导向,做好固本拓新,优化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冲击地压等灾害防治”“北斗卫星技术示范工程”“川藏铁路”等重大科技领域的科研布局;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在科研平台设置、科研项目推荐、科研团队立项等工作中向承担重点任务、完成重大产出的单位和团队倾斜。“十四五”期间,力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0~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3项、科研总经费20亿元以上,力争在“十四五”末开启学校科研经费“5.0时代”。

四是做好科教产融合文章。坚持“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加强开放环境下的开放科研,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努力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上做好融合发展大文章,通过“共建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挂职”等方式积极与山东能源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相关领域优势科研力量和国际科研团队的联合,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提升学校重大关键技术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和引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做好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设新疆、宁夏等区域成果转化中心,设立成果转化种子基金,建立成果转化专门机构,切实提高全校师生成果的挖掘、培育、增值和转化能力。“十四五”期间,力争单项千万级项目10项以上、国防类项目经费5000万元以上、成果转化经费2亿元以上。

“十四五”是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窗口期。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利用未来五年的时间,学校科研队伍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成效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质量呈现持续提升,科研竞争能力实现显著增强,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开创新的局面,为建成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做出应有贡献。(作者:科技处处长 陈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