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江南网页版科大声音正文

根植黑土地的北大荒精神

发布时间:2021-06-14  点击:

在中国东北平原的东北部,有这样一片辽阔的黑土地。这里曾经是“北”国高寒之地,虽有“大”片沃野,然而“荒”无人烟,人称“北大荒”,是人人望而却步的苦寒之地。然而,有这样一群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投身北大荒,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茫茫千里荒原上艰苦奋斗。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大荒蜕变成了北大仓,成为中国最大的粮仓。这群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奇迹所形成的精神就是北大荒精神。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呢?

北大荒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面积约5.76万平方公里。受气候和历史的原因,这里长期是一片广袤的蛮荒之地,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环境极其恶劣。1947年,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党中央决定在北大荒屯垦。于是,还在解放战争的弥漫硝烟中,一批来自延安和其他老革命根据地的军人挺进北大荒,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开始唤醒沉睡的荒原。20世纪50年代,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亲率10万复转官兵开进北大荒,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随后,10万高等院校毕业生、20万各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青也先后投身北大荒,共同谱写屯垦边疆的壮丽诗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创业的艰辛是现代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冬天,他们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修水库,刨冻土,抬大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营房,初来乍到的拓荒者们晚上只能睡在半地窖式的地窨子中。地窨子外边寒风凛冽,狼嚎不绝于耳。地窨子里面则阴冷潮湿,难以入眠。“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就饭雪花汤”,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是北大荒人冬天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夏季,则蚊虫成群,虱子跳蚤成灾,肆虐叮咬。几乎人人身上都被挠的血痂斑斑,伤痕累累,痛痒难耐。虽说“北大荒的三个蚊子一盘菜”有点夸张,却也形象地说明了蚊虫给北大荒人带来的折磨和痛苦。

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吓倒赤胆忠心的拓荒者们。他们在缺乏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满怀一腔热血和赤诚,依靠双手双脚,在千里荒原上披荆斩棘。他们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以奉献大小为标杆,憋着劲,比着干,一锄头一锄头地垦荒犁地,一米一米地填平沼泽,一颗一颗地播下希望的种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在荒蛮之地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粮食产量不断提升。数据显示,北大荒共有耕地4300万亩,从2011年起,每年粮食产量都在400亿斤以上,可以解决1亿人一年的吃饭问题。北大荒终于变成了北大仓,成为中国第一号的大粮仓。

北大荒人不仅为中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高品质的粮食,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培育出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镌刻在祖国大地上,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具体而言,北大荒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虽然北大荒自然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异常恶劣,人们甚至不得不穴地为居,化雪作炊,但他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硬是在人迹罕见的荒原上创造出人间奇迹。北大荒精神是一种敢闯敢干、奋勇开拓的精神,是心系祖国、顾全大局的精神。三代人,近百万拓荒者,高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坚定的信念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数十年无怨无悔地耕耘着。北大荒精神更是一种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北大荒人是一群有担当精神的热血青年,来到北大荒的复转军人年龄大多在二三十岁,支边青年、知识青年则更年轻,他们中的无数优秀儿女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北大荒。其中,还有1.2万多人因长期劳累身患重病等原因长眠于此。

今天,北大荒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历史性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让这个共和国的粮仓更加富饶,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加安全。而北大荒精神也历久弥新,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耕耘。

(作者邵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作者陈星,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