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江南网页版科大声音正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

发布时间:2022-06-20  点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对张思德短暂一生做了高度评价,并用“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概括了张思德崇高的精神品质。同年9月21日,这篇演讲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为人民服务”思想写进党章,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张思德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真谛。1915年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人家,吃“百家奶”、穿“百家衣”长大,养母为了让他记住百姓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1933年17岁的张思德加入了红军,通过革命的历练、党的教育以及深入地思考学习,他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信念,于193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烧炭时,炭窑崩塌而牺牲,时年29岁。张思德一生忠于党和人民,无私奉献,是全党全军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张思德精神是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长征途中,红军粮食稀缺,为了战胜饥饿,党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身先士卒,有一次他抢下战友手中的“水萝卜”自己先尝,结果中毒昏倒,他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张思德任八路军云阳留守处警卫连三班副班长时,接到押送一批重要物资到延安的任务,行车途中遭遇暴雨直至深夜,道路泥泞无法行进。为保证物资安全,张思德让车队停止前进,搭棚让战士休息,而他自己一直在暴风雨中检查物资和车辆的安全。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到安塞烧木炭,不幸遭遇窑顶坍塌,在窑洞倾倒下来的那一刻,张思德拼尽全身力气将战友推出窑洞,而自己被埋在了炭窑废墟下。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这样的全力以赴,随时随地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直至献出生命。

张思德精神是顾全大局、服从安排的忠诚精神。在张思德的革命生涯中,从战士到班长,从班长又做回战士,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对职务的变动张思德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无论在什么岗位,张思德总是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革命需要他当班长,他就把全班带领成经得起考验的战斗集体;革命需要他当战士,他就欣然接受组织安排,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过通讯员、当过警卫兵、开荒种地、喂猪烧炭……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张思德说“当班长,是革命的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的需要”,他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共产党员忠诚于党、服从于革命需要、无私无畏的高尚境界。

张思德精神是身先士卒、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作为革命战士,张思德勇敢机智、身先士卒、屡立战功。长征期间,他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得敌人的渡船,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在川西茂洲地区,张思德一人夺得敌人两挺机枪,被战士们亲切地誉为“小老虎”。作为根据地建设者,张思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勇于担当。1938年冬,延安展开了“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大生产运动,张思德率先承担烧炭任务,他认真钻研工艺、不断改进技术、一丝不苟确保每道工序高质量完成,3个月顺利完成烧炭3万斤的任务。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但他无论做什么都以先锋、模范标兵的标准要求自己,抛却自身利益,投身于为党和人民抗争的事业中。

张思德同志已逝世70多年,他的故事上了报纸、写成小说、拍成电影,他激励和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舍身忘我、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张思德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战士,没有彪炳史册的功勋、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他只是始终如一地做好平常工作。而他的伟大正在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完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革命事业。而这一点对每一个普通党员、每一个普通人都极具示范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张思德精神具有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可学可做,可追可及”的普遍意义。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张思德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指引下,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始终做到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践行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张思德精神必须永续发扬、世代传承。

(作者曹丙燕,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作者邓赛,系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