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泰安煤矿学校合并,改名为“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矿业学院的成立结束了分散办学的局面,兖州凉水井的地矿大队和肥城三十二工程处留守处的采煤大队被撤销。
山东是煤矿大省,急需很多基层的煤炭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干部,但当时山东煤炭行业的技术人才数量缺额大,尤其是 1978年前后,生产要大发展,“文化大革命”形成的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煤矿发展的致命因素,因此,急需新建一所煤炭中等专业学校。于是,恢复建立煤校就成了山东省煤炭局亟须考虑的问题。
1978年,省煤炭局开始研究复建煤校的工作。1979年 6月,经山东省批准,决定成立山东煤矿学校、山东煤矿干部学校,两个学校共用一套领导班子。
一开始,考虑到建校方便,学校选址时主要是想利用废弃煤矿的房舍,可以省钱省力。初步选定了枣庄田屯矿、新汶矿务局禹村矿和淄博矿务局黑山煤矿,这些矿的煤资源几乎都已经枯竭—有些煤层已经很低了,大概只有一米多,很难采了。省煤炭局组织人员反复选择比较,最后定下来在淄博矿务局黑山煤矿建校。
当时,黑山煤矿职工已迁到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黑山矿上只有一个留守处。为配合学校的建设,淄博矿务局给学校配备了教务、总务、财务、人事、保卫等干部和 10多名工人。在省煤炭局教育处刘炳南同志的主持下,学校开始了建校招生的各项准备工作。一年后的 1980年秋,两个学校在黑山矿内新建的一座三层小楼门口挂牌,开始正式招生。第一年招了采煤、机电两个高中中专班,共80名学生。1980年 9月15日,在黑山煤矿一间破旧的大房子里,举行了首届学生的开学典礼。省煤炭局赵局长和教育处姜处长、周处长参加了开学典礼,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煤炭系统几个兄弟单位的领导也来祝贺。当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自己亲手创建的学校终于要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了。刘炳南同志以学校负责人的名义讲了话。首届学生开学典礼的纪念品是一个茶杯,开学典礼后,郑法进老师上了第一节课,是英语。
当时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在淄博矿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教职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条件。首先是把工业广场的700多亩地用墙围起来。由于山岭起伏、地形复杂,有的围墙筑在山坡上—有人说这是在修万里长城。教室是原来矿上木工房的车间和存放木料的油毛毡棚子。由于缺少教室,我们就将一个木工车间隔开分做两个教室。一个大教室可以容下80个人,另一间小教室可以容下40个人。上合班课就去大教室,分开上课的时候,一个班就去小教室。在这个教室小院后面,有几排墙已经开裂的工人单身宿舍,经修整后作为学生宿舍。然后又在学生宿舍、教室中间的道路西侧修建了厕所。西边院内的另一处房子隔成两间,一间作为图书室,一间作为阅览室。没有学生体育活动场所,学生科负责人邹金钟就领着学生平整了一小片地,算作半个篮球场。实验室是 3间 50平方米的破平房,仅有一台电视机、几件教学模型和一些测量、绘图仪器。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并不嫌学校条件差。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了学习的机会,能吃上大白馒头,就很满足。而绝大多数干部教师也都满怀着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难,真正做到了“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里去”。
学校最早的教师队伍,主要来自“一头一尾”的大学毕业生,即最早的一批恢复高考后的大学专科生和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毕业生。之前,黑山煤矿一直是煤矿工人的领地,仿佛一夜之间,知识分子多起来了,还有了引人注目的“四朵金花”(四名年轻女老师),并发生了传为佳话的“黑山恋”——煤校的第一对青年教师,在黑山结婚了。这些人初始的业务水平虽不算高,但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自我学习,后来都成了学校教师中的元老。当时老师们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很难想象的,有间墙壁“龇牙咧嘴”的屋住就算很好了。张仲昌、柏恒振等老师还住在烧砖的废窑里,像传说中的王宝钏。教职工和学生一起在矿上的工人食堂用餐,偶尔到矿外的小吃铺吃两个烧饼,喝碗馄饨,算是改善生活。
与教学要求相比,教师缺额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就去山东矿业学院“借”教师。山东矿业学院的老师从济南坐火车去博山需要4个小时,到车站后,学校再用吉普车将他们从博山接到学校。当时我负责教学工作,学校设了采煤科、机电科、教务科、基础科,各科的临时负责人有张可斌、宋宝山、余润波、袁训道、刘德明等同志。我们每人到矿食堂买上一两个菜,再买一瓶米酒,就算给“借来”的教师接风洗尘了。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老师在来校教学期间,暂时住在招待所,完成一定教学工作后再回去。我记忆中,山东矿业学院先后有朱朝明、陈锡训、徐庆莘、于修、姚良智等老师来煤校讲过课,其中,朱朝明和陈锡训教机械制备课程,徐庆莘教金属工艺学,于修和姚良智教矿井运输与提升,戴德元教机械原理与零件。另外还有贲荣先老师在淄博矿务局给矿长班上课。就这样,我们靠着这些“借来的教师”,解决了建校初期教师匮乏的问题。一直到从黑山迁到泰安办学,我们才结束了这种“借教师”上课的局面。
后来,山东煤矿干部学校在1981年10月还招收了“干部专修班”,培养各矿务局的青年储备干部。此后,大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一边摸索着前进,一边积累经验,一点一点地将学校引向发展的正轨,学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选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讲述:张绍生 整理:孙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