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江南网页版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于修:被大家称为“提升机专家”

发布时间:2023-03-06  点击:

我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始于1965年的毕业设计。那时候的毕业设计,都是到现场真刀真枪地搞,我们班去的是河南省平顶山矿务局五矿。到达目的地之后,矿上列了很多个工程项目供我们选择。我们班分成了很多小组,每个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项目,在现场搞设计、进行安装和调试,项目最后通过验收才算过关。我们小组3个人,选择了“井筒淋水处理”项目。我们知道,煤矿都有两个井筒,是人员上下以及运输煤炭的重要通道。当时那个五矿的井筒,里面的淋水特别大,就跟下暴雨似的。所以工人上来下去都要穿雨衣,否则衣服就会被打湿,非常不方便,而且那么大的淋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选择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解决井筒的淋水问题。这个项目对矿上来讲是摆在面前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 3个人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设计方案,然后与工人们一起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我们和工人师傅一样穿上雨衣,在井筒的吊笼里面进行施工,非常危险,也非常艰苦。就这样,经过 4个月的施工,我们顺利完成了项目,井筒里面不再有淋水了,项目成功通过了验收。工人们都很高兴,说:“是山东矿院的学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学生了不起,帮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个事情,我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体验到进行科学研究的乐趣。

1966年上半年,学校派我到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科研处参加科研工作。华东煤炭工业公司在徐州,领导整个华东地区的煤矿,业务范围是很大的。当时是参加一个“可弯曲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研制”的项目,我印象中项目经费是15万元,是一个很大的项目。这个输送机与普通的不一样,是可弯曲的,可拉长、可缩短,所以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当时这个项目抽调了高校的老师、一部分技术人员和一部分工人师傅,组成了一个几十人的班子。我在这个项目组里负责计算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个项目各个组的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6月就要在现场进行试验。大家都知道,1966年正进行“文化大革命”,当时规定,高校教师无论在外面干什么都要回学校参加“ 文化大革命”。所以,我就回到了学校,非常遗憾没有参加最后的试验。但这次经历我收获很大,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能够参加那么大的项目,对我的科研能力是一次初步的检验,也激发了我的科研热情。

1985年,章丘一个煤矿的提升机发生故障,烧毁了12台电动机,那时候每台电动机大约 5000元,所以损失是很大的。矿上知道我在提升机方面有所研究,就找到了我,说:“听说您是提升机方面的专家,恳请您实地去看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去了以后,经过计算和测试,发现提升机的电动机制动参数是不合理的。制动参数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制动力矩,一个是制动减速度,两者不能匹配,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堵转,因而烧毁了电动机。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我重新调整了电动机的制动力矩、制动减速度,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矿上领导很高兴,非要拿出一台电动机的钱,也就是 5000块钱表示感谢。我拒绝了这份谢意,一分钱也没要,因为我感觉作为一个专业老师能为现场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情,不应该收取报酬。

1990年,平阴煤矿的提升机在减速阶段和爬行阶段运行不正常,严重影响了生产。矿上请了好几个专家去,都没有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找到了我。我在矿上待了 3天,经过观察、测试、计算,发现提升机在减速阶段和爬行阶段,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电气元件处于损坏或半损坏状态,因此不能正常运行。我们搞技术的有这样一句话,“搞电的,找事故难;搞机的,事故摆在那里但是处理起来难”。我找到事故原因以后,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矿上领导非常高兴,竖起大拇指说:“你这个提升机专家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1996年,山东矿业学院申报运输提升实验室,经过专家评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运输机的监控,另一个是提升机的动态研究。有两个带头人,其中运输机的监控方面是于岩老师,提升机的动态研究方面是我。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了济南校区,因此中止了这项工作。

多年在现场的实践,使我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宝贵资料。1995年,我和原副校长陈维健等同志一起出了一本书,叫作《矿山大型固定设备的技术测试》。这本书对矿山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第一次印刷的3000册很快就销售一空。后来,还有很多技术人员想买这本书,并且在 2010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表示希望进行再版。这本书是我在提升机研究方面成果的部分体现,得到现场技术人员的肯定,能够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选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讲述:于修 整理:孙国强